黃金價格「六大皆空」? 末日博士預言跌到1000美元

相關關鍵字 > 理財 , 黃金價格 , 金價 , 黃金價 , 末日博士 , 魯比尼
好房News記者王震濂/臺北報導
近來黃金價格就如同天氣一般陰晴難定!一下子漲一下跌,之前消息直說中國大媽狂掃就是臺灣大嬸跟進,黃金價格卻沒有隨之回檔,讓有「末日博士」封號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,特地條列出6點黃金價格泡沫破裂的因素,簡單的說他認為將在後年來到每盎司 1000 美元低點。

魯比尼於財經網站《Project Syndicate》撰文指出,金價從 2009 年初的每盎司 800 美元飆升至 2011 年的 1900 美元,「具備了泡沫的所有特色」。如今,金價也「如同所有脫離供需基本面的資產價格」,漲勢泡沫正在瓦解,他並列出 6 大理由說明論點。
1.金價通常在全球經濟出現重大經濟、金融及地緣政治危險時走揚。
2.黃金價格在高通貨膨脹風險出現時表現最好,因它是廣受歡迎的保值資產。
3.黃金不像其他資產,無法生產出任何收入。不像股票有股利、債券有附息、房屋可收租,黃金價值只能依賴資本升值。
4.金價會大漲的一個情況,是當市場經歷數輪 QE 連番洗禮後,經通膨調整後的實殖利率越來越朝負值走。
5.儘管有些人士認為,全球多國債臺高築,將驅使投資人擁抱黃金,原因是這些國家的債券將越來越危險。不過魯比尼提醒,相反情況卻正在發生。
6.一些政治立場極度保守的人士,尤其在美國,大肆鼓吹黃金好處,最終卻造成反效果。
魯比尼指出,黃金仍舊是經濟學大師凱因斯口中「文明時代前的殘存物」,沒有任何內在價值,主要用來對抗非理性的恐懼與恐慌。沒錯,所有投資人都該有一小部分的黃金配置,以對抗市場極端風險。但其他實質資產也有相似避險作用,且今日極端風險也無疑已較全球金融危機時降低。


資料來源:http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44744332815.html

〈分析〉6大因素看空!魯比尼:金價後年跌剩1000美元
2013/6/3  鉅亨網提供

有「末日博士」封號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 (Nouriel Roubini) 周六 (1 日) 預言,黃金價格泡沫破裂後,將在後年來到每盎司 1000 美元低點。
他並列出 6 大理由說明論點。
魯比尼於財經網站《Project Syndicate》撰文指出,金價從 2009 年初的每盎司 800 美元飆升至 2011 年的 1900 美元,「具備了泡沫的所有特色」。

如今,金價也「如同所有脫離供需基本面的資產價格」,漲勢泡沫正在瓦解。
他寫道,當之前金價飆上空前新高時,一些「偏執」的投資人和其他持恐懼觀點看待政治者組成的黃金死忠多頭派,興高采烈地預言金價將飆漲至每盎司 2000、3000 甚至 5000 美元。

但此後金價大致上卻一路下滑,現在更已跌破每盎司 1400 美元,較 2011 年高峰大跌了近 30%。
魯比尼預言,金價很可能會下跌至遠遠更低水準,至 2015 年跌到只剩每盎司 1000 美元。
而金價泡沫破裂的因素很多,他條列出 6 點。
1. 金價通常在全球經濟出現重大經濟、金融及地緣政治危險時走揚。
因為在全球陷入金融危機時,即便銀行存款及公債安全性也受到部分投資人質疑。
然而魯比尼卻指出,即便在如此危險情況下,黃金也可能是糟糕的投資選項。
他寫道,黃金價格雖然在 2008 及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時,出現幾次價格大漲。
但在信用極度緊縮的情況下,透過槓桿買進的黃金恐被迫拋售;原因是一旦價格下跌修正,都會引發保證金追繳。
這將使得金價在危機頂峰時劇烈震盪、忽高忽低。
2. 黃金價格在高通貨膨脹風險出現時表現最好,因它是廣受歡迎的保值資產。
但目前來看,即便全球許多國家央行已聯手採取了非常積極的寬鬆貨幣政策,且這些量化寬鬆 (QE) 措施,也已使得大部分先進國家的資金供應翻增 1倍、甚至 2 倍,但全球通膨率實際上仍低落,且還在繼續降溫。

魯比尼指出,上述情況背後因素很單純:因為資金基礎雖然大增,但流通速度卻瓦解了,導致銀行業囤積大量流動性,呈現出準備金過剩的情況。
而民間及公共負債持續去槓桿,也導致全球需求成長一直低於供應成長。
(接下頁) [NT:PAGE=$]3. 黃金不像其他資產,無法生產出任何收入。
不像股票有股利、債券有附息、房屋可收租,黃金價值只能依賴資本升值。
如今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復甦,其他像股票或甚至再度活絡的房市,都提供更高報酬。
從美國及全球股市在金價於 2009 年初大漲以來,表現普遍超越黃金,可以窺見。
4. 金價會大漲的一個情況,是當市場經歷數輪 QE 連番洗禮後,經通膨調整後的實殖利率越來越朝負值走。
換句話說,當現金及債券實質報酬已降至負值且持續下跌,便是買進黃金時機。
然而,只要美國及全球經濟展望越來越正面,便暗示美國聯準會 (Fed) 及其他國家央行過段時間將退出 QE 及零利率貨幣政策。
這意味實殖利率將反彈而非續跌。
5. 儘管有些人士認為,全球多國債台高築,將驅使投資人擁抱黃金,原因是這些國家的債券將越來越危險。
不過魯比尼提醒,相反情況現在卻正在發生。
因為許多負債累累的國家擁有大量黃金儲備,而他們可能在需要時,會決定拋售這些黃金來減債。
例如賽普勒斯之前才傳出可能拋售一小部分──約 4 億歐元 (5.2 億美元) 黃金儲備,便引發金價 4 月中時大跌 13%。
而像意大利這樣擁有高達 1300 億美元黃金儲備的國家,也可能有興趣賣金減債,進而拉低金價。
6. 一些政治立場極度保守的人士,尤其在美國,大肆鼓吹黃金好處,最終卻造成反效果。
這些極右派人士稱,黃金是對抗政府搶奪富人資產陰謀的唯一避險方式;他們並相信恢復黃金本位躲不了,因為各國央行「摧毀」紙幣價值將引發惡性通膨。
不過魯比尼指出,這樣的論點站不住腳。
因為既無所謂政治陰謀、通膨也在降溫,且黃金亦無法作為流通貨幣。
他表示,貨幣需具備 3 種功能:作為付款工具、計價單位及保存價值。
而這 3 者目前只有最後一項成立。
因此,黃金仍舊是經濟學大師凱因斯 (John Maynard Keynes) 口中「文明時代前的殘存物」,沒有任何內在價值,主要用來對抗非理性的恐懼與恐慌。
沒錯,所有投資人都該有一小部分的黃金配置,以對抗市場極端風險。
但其他實質資產也有相似避險作用,且今日極端風險也無疑已較全球金融危機時降低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ttv.com.tw/102/06/1020603/062013031740BB0B1E696F4C441EA58074A221E8CB50EADA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網頁遊戲好好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